第一章

守土衛國,你我同行

字級:

  我們生長、生活在這塊土地上,她充滿著生命力孕育著我們,我們每個人就是在這裡一起成長、茁壯;她是我們的島嶼、我們的家。空拍導演齊柏林就是用生命帶領著我們「看見臺灣」。齊導說:「之所以願冒生命危險長年空拍記錄臺灣地景,是因很愛這片土地。」是的,因為我們從她身上得到歸屬感、安全感與自由發展的空間,所以,我們也可以用不同的行動來愛護她,就像齊導一樣想守護我們的土地。所以他在瀕臨生死關頭時,只怕相機墜落,不擔心個人安危,用生命與熱情來愛臺灣,凝聚了大家守護家園的決心。

  我們的國家,她經歷了許多的艱辛與故事,但是有一群熱愛她的人們、就像齊導一樣,一直在守護、保護著她,不讓別人欺侮她。

第一節
我可以為國家做什麼?

  大家可想像著中華民國 47 年的「823 砲戰」場景,我國金門全島受到中共軍隊數百門大砲的地毯式砲轟,並遭到海上封鎖圍困;島上 13 萬軍民齊心奮力抵抗、加上臺灣本島百姓不顧生命危險全力支援,就像齊導在空中拍攝時,沒有想到個人的生死,只想盡心盡力完成任務,終讓敵人知難而退。

  又如 60 年代,我國退出聯合國、多個邦交國轉向與中共建交、國際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,處境十分艱難;接著兩岸對峙情勢危急,我國安全面臨著重大危難。此時,許多熱血青年毅然決然地投身軍旅、誓死報效國家;全民為了支持國軍建軍備戰,發起一人一元捐獻運動,促成了我國海軍第一個飛彈快艇與空軍 F-5E 戰鬥機「自強中隊」及陸軍 M48A3 戰車「自強連」。如同古羅馬軍事家維蓋提烏斯(Vegetius)的名言:「你想和平,就要準備戰爭」。全國軍民同心、團結一起對外,爆發難以抵抗的力量,讓敵人不敢輕易來犯。

  民國 111 年 2 月 24 日,烏克蘭遭受俄羅斯侵略,不僅震撼全世界,也讓我們理解到戰爭並非如我們想像中那麼遙遠,隨時都有一觸即發的可能。我們看到,烏克蘭在懸殊的軍力對比下持續抗戰,讓俄羅斯自信在幾日內能速戰速決的目標未能如願,也跌破當時大部分國家與國際軍事專家的眼鏡,因為他們認為俄軍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秋風掃落葉之勢擊潰烏克蘭;但烏克蘭所憑藉的最大力量,就是烏國軍民同仇敵愾、視死如歸的奮戰精神,就像我國抗戰初期上下一心、軍民團結抗敵,粉碎敵軍「三月亡華」幻夢。所以,我可以為國家做什麼?就是想辦法恢復和提升我的戰鬥力。

  一般民眾的印象中,「當過兵」可是一件非常驕傲、光榮的經驗,而返回部隊接受「教育召集」,可以複習過去在軍中的專長與戰技,以備國家不時之需。這是建軍備戰非常重要的一環,更是全民國防的要角。

  訓練是戰力的泉源、戰勝之憑藉!這是軍事亙古不變的真理;對於無法長時間執行戰術、戰鬥和戰技訓練的後備部隊,藉由審慎規劃訓練,可於短時間內達到戰力目標。因為蘊藏在民間的力量,只要能在平時組織、訓練,必能在戰時發揮更大力量,成為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撐。也就是因為有「你」的投入,國防才會更加有力。

臺北市民安 7 號演習
「軍民一心 人民安心」專題報導

第二節
重返部隊,我是捍衛戰士

  無論是古今、或是東方與西方,「全民國防」、「後備動員」都是每個國家、城邦所必備的,這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礎。從俄羅斯此次入侵烏克蘭戰爭中,讓世人看見烏克蘭軍民強大的衛國決心;衝突爆發前,烏克蘭即發布動員令,民眾奮勇加入武裝部隊,全力抵抗強敵,瓦解了普亭「首戰即決戰」的野心。國軍教育召集訓練,就是著眼於讓後備軍人迅速恢復戰力,以利立即投入作戰。我們也可從韓國、新加坡等國家,了解他們重披戰袍、實施教召的作法,見賢思齊,成為守護家園的標竿。


「處處皆戰場時時做訓練」專題報導影片

  我國面臨的敵情威脅日益嚴峻,國人也因烏俄戰爭而有深刻警惕。應召員們能有感國家困境,樂於接受教召,回到部隊複訓恢復軍中專長,重新磨練戰技,以備不時之需,隨時為國家效力,激發全民國防意志,以充分凸顯應召員保家衛國的決心與能量。尤其國軍於民國 111 年開始試行新制教召訓練,採「結合戰術位置,以連為單位報到編成及施訓」方式,內容包含行軍宿營、營戰備任務訓練等課目,加強幹部執行戰備任務能力及士兵戰鬥技能,並置重點於專長複訓、編制武器射擊訓練、戰鬥教練及災害防救;除讓應召員能熟悉武器使用與單兵技能外,更重要的是透過現地操作與實戰化訓練,有效恢復戰鬥技能,未來可以迅速完成戰場經營與作戰部署,讓後備部隊成為堅實的可恃戰力,為國家安全建立穩固的基石。

第三節
天助自助者-自己國家自己守護

「國家是人民的依靠,國防是人民的保障」

  保家衛國不但是軍人的天職,同時也是全國人民應盡的光榮責任。畢竟,國家是全民所擁有,少了國家的保護,我們將任人宰割;若是失去了國家,人民更無立足、安身之地。

  尤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,我們可以從烏克蘭的應戰還擊說明,軍民擁有抵抗強敵的決心才是國家防衛的基石,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支持,就是因為其舉國上下的堅定決心感動所致。也正因為烏克蘭人民知道沒有國就沒有家,所以在不對稱的作戰中,仍然無怨無悔的奮勇抗戰,並獲得民主國家的支援與聲援。

  烏俄戰爭前,烏克蘭面對俄軍在邊界大規模集結部隊時,就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,烏克蘭國防部就下達後備軍人召集令,利用假日進行戰術訓練。來自各行各業的烏國後備軍人受訪時說道:「我必須做好準備,隨時為國而戰;烏克蘭是一個獨立的共和國,我們有權選擇自己國家的道路」;「我希望烏克蘭可以像波蘭、捷克、德國等歐洲國家一樣繁榮且和平,更重要的是要讓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,讓他知道什麼是自由,以及為自由而戰的意義與價值」。

「自己國家自己防衛-軟實力專題」

「國防線上-國軍新制教召訓練專題報導」

  我們也看到,在俄羅斯入侵前,過去同是世界重量級拳王的基輔市長與其弟,就已號召退伍軍人、各行各業的市民們,到動員單位接受召集,捍衛家園。連本來在國外比賽的烏克蘭冠軍拳擊手也趕回烏克蘭準備參戰。

  另外,也有位育有 5 名子女、曾在服役期間參加過烏東頓巴斯地區戰事的女性,多年前退伍後任職小學老師,也是知名作家,被封為烏克蘭「國民女兵」;戰火一爆發,她與丈夫立即主動到動員單位報到、加入戰鬥,雖不幸雙雙為國犧牲,但她的精神鼓舞了許多烏克蘭國民,紛紛成立或加入志願軍。全民團結抵抗外侮,得以遲滯俄軍作戰行動;我們不只看到全民國防的最佳展現,也是我們在面臨敵人時所要秉持的那份不畏懼不退縮,也不怕犧牲的精神。由於烏克蘭展現出自我捍衛的堅強韌性,使得國際紛紛予以軍援並對俄羅斯實施制裁,這正是「自助人助」的寫照。

  此時此刻的我們,在這裡就是為了捍衛國家的安全、民主的價值,一起接受「教育召集」訓練,從專業專長複訓、連戰鬥教練到營戰備訓練,鍛鍊著每一位應召員的體能與意志力,並結合各種狀況演練,提升敵情觀念與應處能力,加強磨練每一位應召員的臨戰應變能力與抗壓性,無形中強化了「我」和後備部隊的戰力,在國家未來有事或面臨戰爭時,每一個「我」都能立即成為後備動員部隊的「即戰力」,而不是讓敵人看扁的「軟腳蝦」。

<< 緒論第二章 >>

Top